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读图17、图18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3)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
D.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获取大气状况的相关数据 |
E.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F.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人口出生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2010年12月22日,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的宜万铁路正式通车。宜万铁路平均每千米造价两倍于青藏铁路,修建耗时7年,年均进度仅50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该区域某地的示意图
(1)分析说明宜万铁路工时长、造价高的自然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A、B、C、D四地中哪个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并说明原因。
(3)试分析宜万铁路的建设对当地的意义。
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A为东北,B为华南,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C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A区南部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指出可以使该工业区重新焕发青春的主要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材料三: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四:2012年10月,黑龙江绥化市人民政府与湖北枝江酒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合作开发绥化枝江酒业有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有近200年历史,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白酒10强。本次投资是一次双赢互惠的合作。
(1)分析甲地区适宜种水稻的主要自然成因。(3分)
(2)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3分)
(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4)绥化市与枝江酒业合作,试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根据材料指出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