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
苯丙氨酸(C9H11O2N) 天冬氨酸(C4H7O4N)
丙氨酸(C3H7O2N) 亮氨酸(C6H13O2N)
半胱氨酸(C3H7O2N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C.该多肽叫三肽化合物 |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B.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 渗出透吸水或失水 |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成熟植物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 |
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
B.0℃和100℃时,酶的催化效率都降为0 |
C.A图曲线表示0℃-35℃过程中酶的催化效 率可望恢复 |
D.B图从100℃-35℃的过程中酶的活性也将直线上升 |
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几种精子和几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A.2,1 | B.不确定,不确定 |
C.4,4 | D.4,1 |
已知花生的种子大粒对小粒为显性,由A与a控制;含油量少对含油量多为显性,由B与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品种甲(AABB)和乙(aabb),需要培育出AAbb品种,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甲.乙经过①②③步骤培育符合要求的品种的过程能定
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F2的大粒油多个体中杂合子占1/3
C.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甲.乙两种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
型相同,种皮的基因型不同
D.⑤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