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
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A.②④⑤⑥⑦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⑤⑦ |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双层膜 |
| B.在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
| C.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叶绿体 |
| 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
| C.脂肪有储存能量、调节代谢、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等功能 |
|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 |
| B.选择单核居中期向单核靠边期过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 |
| C.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
| D.“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
为研究某矮生南瓜的突变类型是生长素合成缺陷型还是生长素不敏感型,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生长素浓度(μmol/L) |
正常株茎平均伸长量(cm) |
矮生株茎平均伸长量(cm) |
| 0 |
14.6 |
4.8 |
| 5 |
21.8 |
4.8 |
| 25 |
23.2 |
4.9 |
| 50 |
21.6 |
4.8 |
| 125 |
12.3 |
4.8 |
A.生长素对两种植株茎的作用效果不同,能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
B.实验使用的两种不同植株茎的部位可以不同
C.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矮生株茎平均伸长量不可能大于正常株
D.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不能确定属于生长素不敏感型
一种捕食鱼类的芋螺向水中释放芋螺毒液,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芋螺毒素既影响鱼类的神经调节,又影响鱼类的激素调节 |
| B.芋螺毒素作用使鱼出现低血糖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 |
| C.芋螺的神经毒素可能影响Na+、K+等离子在神经细胞上的跨膜运输 |
| D.芋螺神经毒素与鱼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