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一系列的点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则打C点时的瞬 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纸带的加速度为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使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某同学打好三条纸带,选取其中最好的一条,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则VB=m/s,并计算纸带所对应小车的加速度a=m/s2。(本题结果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
实验,先是不放被碰小球,重复实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
的前端边缘处,又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位置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
位置,依次为O、M、P、N,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2" m2,
则:
(1)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
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
A.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M、P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P、M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N、M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N|=2|MP|,则表明碰撞过程中由m1、m2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图1是利用两个电流表和
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
和
内阻之和为10000
(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
为理想电流表。(两表法:两安培表或两伏特表)
①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②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填“端”、“中央”或“
端”)。
③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和
的示数
和
。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I1(mA) |
0.120 |
0.125 |
0.130 |
0.135 |
0.140 |
0.145 |
I2(mA) |
480 |
400 |
320 |
232 |
140 |
68 |
在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I2曲线。
④利用所得曲线求的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保留两位小数)
⑤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m=A。
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可科当标准电阻用) 一只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
)和若干导线。
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内电阻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取与
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
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 的倒数
;再制作R-
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
)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
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
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
电池的电动势E=V,
内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