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己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之妙处    D.学习书法切忌模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走高的预期会()

A.吸引短期国际资本流入
B.弱化我国公民出国游的愿望
C.缓解国内劳动就业压力
D.促使我国外汇资产获得增值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是()
①减少合理需求
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③增加有效供给
④加强监管,稳定物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三种不同情形:1克黄金=一只羊;一头牛先换5克黄金货币,再用黄金货币换回农具;1克黄金=184元人民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三种情形下的黄金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C.三种情形下的黄金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黄金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产物

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绣球,过去一直是壮族少女赠送给情郎的定情信物。现在广西百色市的许多壮族人家把自家制作的绣球挂在门边售卖,甚至销售到了欧美。上述材料表明,绣球实现了()

A.从劳动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B.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的跳跃
C.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转变
D.从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的转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