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时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 ( )
A.不含32P | B.只含32P | C.含32P和35S | D.只含35S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B.多糖是遗传物质 |
C.DNA是遗传物质 | D.RNA是遗传物质 |
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mRNA的DNA碱基个数,依次为()
A.33 66 | B.36 72 | C.12 24 | D.11 22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 B.同源染色体联会 |
C.有纺锤体形成 | D.着丝点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