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C.春旱、暴雪、沙尘暴 |
D.洪涝、寒潮、泥石流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 | B.云贵高原 | C.东南丘陵 | D.华北平原 |
古代南方聚落多沿河分布,由此形成的布局形态呈:
A.棋盘状 | B.条带状 | C.圆盘状 | D.点状 |
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 | B.水资源浪费严 | C.人均土地面积少 | D.缺水问题突出 |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的97%的市场需求。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矿开采业属于
A.市场指向性 | B.原料指向性 | C.技术指向性 | D.动力指向性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此生盐渍化 |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东北平原 |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其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内力作用 | B.流水、外力作用 | C.风力、内力作用 | D.风力、外力作用 |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岸线 | B.纬度 | C.地形 | D.大气环流 |
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