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健康 |
| 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材料 |
| 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来鉴别 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
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属于复合材料 |
【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水 |
|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
| C.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
| D.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

【2015年湖北省黄冈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
|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
|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
|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
|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 |
|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
|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