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 B.(2n—1):n | C.(2n—2):2 | D.(2n—1):1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B.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