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
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 |
B.图2中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 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
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
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阴极 | B.正极 | C.阳极 | D.负极 |
对于加热条件下反应3Cl2+6KOH = 5KCl+K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
B.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 |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每生成1mol的KClO3转移6mol的电子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 |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
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 |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操作,且成本低 |
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 |
B.除去与水反应的两个反应,图示其余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 |
D.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