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丹麦科学家Sorensen用公式pH=-lgc(H+)引入pH,1999年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提出酸度(AG)的概念,以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AG)的定义为
。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常温时,中性溶液的pH=7,AG=0 |
B.酸性溶液 的AG>0,AG越大,溶液的pH越小 |
| C.碱性溶液的AG>0,AG越大,溶液的pH越大 |
| D.常温下,0.1 mol/LNaOH溶液,AG=-12,pH=13 |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 A.直线形sp杂化 | B.三角形sp2杂化 | C.三角锥形sp2杂化 | D.三角锥形sp3杂化 |
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F>N>O | B.O>Cl>F | C.As>P>H | D.Cl>S>As |
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 A.CO2和SO2 | B.CH4和NO2 | C.BF3和NH3 | D.HCl和HI |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 A.NH3、H2O | B.NH4+、H3O+ | C.N2、HClO | D.[Cu(NH3)4]2+、PCl3 |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 B.V形;三角锥形 |
|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 D.V形;平面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