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里,反应3A(g) B(g)+3C(g)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6mol,2mol,6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1mol的He(He与容器里的气体不反应),平衡不移动
B.充入A、B、C各2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将A、B、C各减少1mol,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增加
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C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类别
组合
酸性
氧化物
碱性
氧化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
高分子
物质
A
CO2
CuO
氨气
NH3·H2O
葡萄糖
B
SO3
Na2O
稀硫酸
NaOH
果糖
C
SO2
CaO
冰醋酸
KOH
纤维素
D
N2O5
Na2O2
α-丙氨酸
Cu(OH)2
聚乙烯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难,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
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源,比如氢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和潜水员的供氧剂
B.干冰和碘化银均可用于人工降雨
C.近年来出现的城市雾霾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无关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为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食盐(NaCl)便宜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它的部分性质见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图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N2H4极易溶于水,因为它是极性分子且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NaNO2与N2H4生成NaN3的反应方程式为:NaNO2 + N2H4 = NaN3 + 2H2O
D.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NaNO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