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十堰) 如图是小枫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着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第1、2、4次实验数据,尅得出:在斜面光滑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请你再举出一例用此方法的实验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
A.u>2f B.u="2f" C.f<u<2f D.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前/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发生/不发生)变化.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小明将铁架台、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蹄形磁体、开关和若干导线按图连接.

(1)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及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2)小明刚安装好实验器材,就立即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出现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3)解决(2)中的问题后,小明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还是没有发生偏转,于是他左右移动导体AB,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此时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4)小明又沿多个不同方向来回移动导体AB,均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
(5)经历了(2)、(3)、(4)的探究,小明便得出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你认为小明的结论(选填“是正确的”、“不够准确”) ,为了验证你的这一判断,你应该怎样做?
(6)实验中,小明在电路闭合时将导体AB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松开手,发现导体AB左右摆动,此时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选填“左右摆动”、“偏向一边”、“静止不动”) .导体AB摆动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及导线悬挂点的摩擦,导体AB的机械能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小明在拆装手电筒时,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但上面的电流值已经模糊不清,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图甲为他所连的实验电路,电源由三节干电池串联构成。
(1)经检查发现电路接线有错误,小雨只做了一处改动就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请在他接错的导线上打上“×”,并改正。
(2)电路连接正确后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时,小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A,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W。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又出示了数百欧的电阻Rx,提问能否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同学们分析得出上述方案不行,原因是:
接着,小明与其他同学经过讨论,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9999W,5A)、定值电阻R0(200W,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请将有关步骤填写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第一步: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第二步:将开关S拨到a,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0
③第三步:将开关S拨到b,调节,使得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大小,该阻值大小就是Rx的大小。
④该方案测电阻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

王斌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25甲所示,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mL。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