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
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
|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秘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现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它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小岗村村民此举目的是: 
| A.打破不合理的统购派购制度 |
| B.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 |
| C.改变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
| D.寻求奔小康的途径 |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这些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合作加强 |
| B.交通设施发达 |
| C.全球化的趋势 |
| D.科学技术进步 |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解里轩《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里的“正直的思想家”是指
| A.启蒙思想家 |
| B.科学社会主义者 |
| C.空想社会主义者 |
| D.共产主义者 |
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
| B.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
| C.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提高,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 |
| D.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从一项统计数字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每人6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21.4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的统一 |
| B.普法战争获得矿产资源 |
| C.德国加强对外侵略 |
| D.德国扩张掠夺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