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孔子改制考》 | D.《新青年》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近代以来,大国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回答20、21题。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观察图6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特点不同,在各自道路上都有较大发展。回答18、19题。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答16、17题。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不懂得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是近代中国人面对的重大问题。回答14、15题。下列各项,能体现孙中山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常为师” |
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