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下列各项中最有助于小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是 ( )
A.《论十大关系》 | B.《新民主主义论》 |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特征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粹主义 |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下列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
B.君主专制强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
C.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自卫 |
D.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