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9月22日网易探索栏目记者在巴西牧场采访,看到牛群正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吃草,这里曾是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放牧导致巴西亚马孙流域的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数千平方英里不可替代的林地。据此完成5~7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雨林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生长迅速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焚烧法处理垃圾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B.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可以利用燃烧的热量进行发电
C.垃圾焚烧处理后的废渣无需特别处理
D.垃圾焚烧过程中应注意大气环境保护,避免大气污染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与其他废物分开,便于回收利用,剩余无利用价值的垃圾,采用填埋、焚烧、堆肥法进行处理。据此完成2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

A.转移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

关于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选择,错误的是()

A.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B.垃圾填埋场应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垃圾填埋场要尽量少占耕地良田
D.垃圾填埋场应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的“红漠化”
B.日本的水俣事件
C.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D.美国的暴雪天气

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B.人类要发展就必然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C.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人工环境
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经线圈,N、S为南北极点,A、C位于赤道,E点为AN的中点。假设某一天的某时段内晨线与该经线圈的交点由A点向E点移动,回答3题。

相对应的昏线与该经线圈的交点

A.位于C点并与CS两点的中点方向移动
B.位于c点并与CN两点的中点方向移动
C.位于CN两点的中点并向N点方向移动
D.位于CS两点的中点并向C点方向移动

一年内发生此现象的时间大约有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月

下列日期中,该交点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1月1日 B.5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