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为“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林地月均温减去裸地月均温的差值)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均温差值 |
0.13 |
0.10 |
0.18 |
-0.16 |
-0.13 |
-0.25 |
-0.43 |
-0.40 |
-0.20 |
-0.10 |
0.11 |
0.22 |
探究结果表明
A.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
C.该地11、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 | D.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防风固沙⑤吸烟滞尘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 B.变质岩 | C.岩浆岩 | D.沉积岩 |
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 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
C.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的经纬度是
A.80.5°N,O° | B.66.5°S,180° | C.80.5°S,O° | D.86°S,180° |
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
从①地到②地走最近路线,其方向是
A.一直向南 | B.一直向东南 | C.先向南后向北 | D.先向北后向南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得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地求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