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 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人) |
14.42 |
15.47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年份 |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万Km2 |
耕地合计减少量 万Km2 |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
|||
生态退耕 |
农业结构调整 |
建设占用 |
自然灾害毁损 |
|||
1999 |
40.5 |
84.2 |
46.9 |
12.7 |
24.4 |
16.0 |
2000 |
29.1 |
125.4 |
60.9 |
21.2 |
13.0 |
4.9 |
2001 |
20.2 |
183.0 |
71.2 |
5.4 |
19.7 |
3.7 |
2002 |
26.0 |
202.7 |
70.3 |
17.2 |
9.7 |
2.8 |
2003 |
31.4 |
284.4 |
78.6 |
11.6 |
8.0 |
1.8 |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 ____ 、 。其主要原因是 。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 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 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 (增加/减小)。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株洲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煤、铁和钨、铅、锌、锡、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下图为株洲市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湘江中、下游两岸沙洲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从气候、地形方面分析株洲地区自然环境特征________。
(3)株洲拟计划在R地建设大型有色金属选矿厂(将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或有害矿物分开),请简述建厂的有利条件________,并指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砾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2014年冬季鄱阳湖再创历史最低水位,放眼望去,大片湖底就像一片北方的大草原(如下图)。
(1)指出甲、乙两地年平均雾日数的差异_______及其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3分)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________。(4分)
(3)推测鄱阳湖面积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__。(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分析明纳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________。
(3)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________。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
(1)图示区域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南昌、长沙和_____ 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在上游地区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4)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5)比较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美国位于西半球,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芝加哥、底特律和纽约三大产业比重构成。
(1)2015年1月1日,美国太平洋沿岸的三大城市,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影响旧金山和洛杉矶夏季气温偏低的主导因素是 。肯尼迪航天中心布局在迈阿密附近,主要原因是 。
(2)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a、b、c三地中,密西西比河的源头是 ;影响苏必利尔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 。
(3)据材料二,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三大产业比重最合理的城市是 。
(4)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盛产棉花,分析当地发展棉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5)底特律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80%依靠汽车工业,随着汽车产业衰败,失业率高、环境恶化、犯罪多发等问题接踵而来,大量人口逃离这座“鬼城”。请为底特律的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