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   )处。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            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箭头代表风向,AB和CD为锋面。 请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从内向外数值比较为。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
(2)AB为锋,CD为锋。
(3)甲乙丙丁有两处出现降水,它们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说明其原因。(6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并简述其成因。(6分)

(3)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简述影响该地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字母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地形是__________。
(2)图中b字母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 三处,常常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__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

(1)判断G点和D点的天气系统:G  ; D   
(2)该天气系统在     (南或北)半球,A的风向为    ;B 的风向为   
(3)A点风力较B点    ; 原因是 

(4)如果冷暖锋均引起降水,雨区在甲、乙、丙、丁哪个区域   

(8分)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地带分异规律,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__的变化。(选择下面的字母)
A:②→③→④ B:③→⑤→⑥
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 ⑥为温带荒漠带,产生的原因是
(选择下面的字母)
A: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4)自然带③分布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候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