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重要品种。解放前,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却已近绝迹的边缘。近十多年来,人们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禁猎大熊猫、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 |
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的空间 |
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 |
D.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a个体自交获得aa不属于基因重组 |
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目 |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右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基因型为AaBB和aaBb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亲本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有4种表现型 | B.后代有6种基因型 |
C.亲本各产生2种配子 | D.后代基因型比为1:3:3:1 |
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F1代中黄色圆粒豌豆个体占()
A.1/16 | B.3/16 | C.1/4 | D.3/8 |
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周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产生的作用时期是甲→乙 |
C.一个细胞周期指甲→甲的全过程 |
D.甲→乙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