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 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基因()

A.基因分离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Z>Y>X C.Y>X>Z D.Z>X>Y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类型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

A.18% 81% B.57% 43% C.92% 8% D.36% 64%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