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珠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速度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k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 B.42只 | C.92只 | D.155只 |
下面对于群落演替描述正确的是( )
A.农民在不同季节在同一块农田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是群落演替 |
B.在池塘中轮换放养不同种的鱼是群落演替 |
C.地衣岩石上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生出苔藓为群落演替 |
D.人们在农田种植物是群落演替中的草本到森林阶段 |
在下列各图中,表示种群一段时间内,在无环境阻力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