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粗糙斜面上,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一物块连接。开始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释放后物块由静止开始经C点最高运动至A点。物块经过C点时弹簧弹力为0。整个上滑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弹力一直对物块做正功 |
B.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物块重力势能增加量 |
C.弹簧弹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之和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做的功 |
D.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最大 |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位移大小的乘积 |
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
C.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
D.摩擦力不能做正功 |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AB置于斜面上,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其A端与斜面顶端平齐。用细线将质量也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给物块向下的初速度,使软绳B端到达斜面顶端(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块的速度始终减小 |
B.软绳上滑![]() |
C.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 |
D.软绳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其增加的动能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
有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秤,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实际上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上是电流表).不计踏板的质量,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2A,内阻为1Ω,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Ω,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1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2500N |
B.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 |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400A处 |
D.该秤可以通过电路规律转换成![]() |
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为s0,下面列出的是同步卫星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2L,高为L。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z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由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