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二号卫星先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嫦娥一号”在轨道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嫦娥二号”在轨道I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100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嫦娥二号”的运行速率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 |
B.“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 |
C.“嫦娥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
D.“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所携带的仪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
A.1∶2 | B.2∶1 | C.1∶4 | D.4∶1 |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4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每通过1 C电荷量,电源把4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B.蓄电池两极间的开路电压为4V |
C.蓄电池在1 s内将4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
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 V)大 |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个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已知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L3上某点的动能为20J,运动到等势面L1上的某点时动能变为零。若取L2为零电势面,则此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为()
A.16J | B.10J | C.6J | D.4J |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串联一个10kΩ的电阻 | B.并联一个10kΩ的电阻 |
C.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 | D.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 |
如图所示,N个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圆周上P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仅撤去P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E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