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②pH=11的溶液中:CO2-3,Na+,AlO-2,NO—3,S2-,SO2-3
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2-4
④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Cu2+,NO—3,Na+,SO2—4
⑤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S2O2—3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t℃时,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刚性容器(等容)中分别进行SO2和SO3相互转化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实验Ⅰ和实验Ⅱ情况分别为图Ⅰ和图Ⅱ所示:
数据分析发现:达到平衡时,化学状态Ⅰ和化学状态Ⅱ完全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实验ⅠSO2的起始浓度为1mol/L,则实验ⅠO2的起始浓度为0.5mol/L;实验ⅡSO3的起始浓度为1mol/L. |
B.若实验ⅠSO2的转化率为a%,则实验ⅡSO3 的转化率为1-a%。 |
C.若起始浓度C(SO2) m mol/L,C(O2)=" n" mol/L,C(SO3)=" p" mol/L,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要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与实验Ⅰ、Ⅱ完全相同,则m、n、p必须满足的条件是m/n="2" 和 m+p=1。 |
D.维持实验Ⅰ的起始浓度和实验温度不变,改密闭刚性容器为密闭可变体积容器(等压容器)进行实验,达到化学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与实验Ⅰ中SO2的转化率相比要小,但正反应速率与实验Ⅱ相比要大。 |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 B.④①②⑥⑤③ | C.①④②⑥③⑤ | D.①④②③⑥⑤ |
常温下,对于①pH =12氨水②0.05 mol/L盐酸③pH =13的NaOH溶液④0.1 mol/L AlCl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②以体积比1:1混合,所得溶液中显酸性 |
B.③与④以体积比1:4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Al3++3OH-=Al(OH)3↓(胶体),故所得溶液能够净水 |
C.②与③以体积比3:2混合,形成溶液的pH=2 |
D.②与④以体积比2:1混合,所得溶液中c(H+)>c(Al3+) |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
对4FeCl2+4Na2O2+6H2O=4Fe(OH)3↓+O2↑+8Na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B.氧气是氧化产物 |
C.做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做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D.过氧化钠只做氧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