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m/) ( )
A.10N,向右 |
B.10N,向左 |
C.20N,向右 |
D.20N,向左 |
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两颗卫星,均为地球同步卫星.某时刻位于轨道上的A、 B两位置.设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
A.两卫星线速度大小均为
B.两卫星轨道半径均为
C.卫星l由A运动到B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D.卫星l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2
,灯泡的电阻为8
;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
B.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2.7V |
C.电流表的示数为0.027A |
D.电流表的示数为2.7A |
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速度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反应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如图所示,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小木块a、b用细线连接,用平行于传送带的细线拉住a,两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木块受力个数,正确的是
A.a受4个,b受5个 |
B.a受4个,b受4个 |
C.a受5个,b受5个 |
D.a受5个,b受4个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
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D.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