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
B.交流电的频率 |
C.墨粉纸盘的大小 |
D.纸带的长度 |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
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四条纸带的a、b间的间距相等,则a、b间的平均速度最小的是哪一条? ( )
如图 (a)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b)图中的图 ( ).
(1)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题图1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题图2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mm。
(2) 实验二: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 ,
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 (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2实验中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滚下,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小球每一次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同。
3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为,被碰小球的质量为
,在
时,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22-3),若满足 (用
、
、OM、 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若还满足 (只能用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前后动能也相等。
4实验中若为弹性正碰,且,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题22图3。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应为 (选填M、P、N),
若满足 (用、
、OM、 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阻力).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m/s.
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上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W∝ B.W∝
C.W∝
D.W∝
(4)如果W∝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一
图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根据下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3A);
(b)电压表(量程3V、15V)
(c)定值电阻(阻值1、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额定功率10W)
(e)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10、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额定电流1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