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下列有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举措,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6月8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对外全文公布。规划明确了国家层面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将全国划分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材料二
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从全国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人力资源流动,这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开创了更宽阔的天地。对此,有人认为:“大学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原因。
(2)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12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某省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从发展条件看,该省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能源消耗严重。能源消费突出表现在:一是能源供应以省外调入为主,全省85%的煤炭、92%的原油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二是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用能源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工业能耗占到工业能耗的80%左右。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要我们要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你认为该省应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材料一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攀升, “网上购物”迅猛发展。据统计,2013年11月11日,天猫的网购成交额达到350.19亿,这一数字比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增长了83%。而支付宝实现成功支付1.88亿笔,最高每分钟支付79万笔。
材料二:某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某是一位热衷于网购的人士。据他介绍,他从大二开始上网购物,买过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今已成网购达人。他说,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数百元,最多时近千元,而其每月的生活费也才1000元左右,有时甚至会花光一月的生活费。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的网上购物得以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要做到理性网购需要注意什么
材料一近几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五年来,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计3.43万亿,比前五年增长1.65倍;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累计729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2.05倍;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累计2.36万亿元,前五年增长1.75倍.
材料二 修建青藏铁路,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获得巨大利润,因此是任何企业无力承担也不想承担的。国家财政先后投资220多亿元。修好该铁路,促进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材料三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
江西省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以确保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主要针对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水产品以及地方特色食品、散装食品等节日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