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该图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周游列国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星堆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没有如一些人所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地区战乱纷争不断,民族主义思潮再次高涨。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一战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对于这几种形式的民族主义,你有何看法?
(2)阅读材料二,分析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
(3)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你对民族主义有何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企业。少数富贵家族,即通常所称的财阀,以这种方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
(3)有人将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模式称之为原发性内发型,你认为日本应该属于什么模式?在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政权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样、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部宪法制定的直接原因有何不同?在政体上有何差异?
(3)除上述不同之外,从材料一、二中你还可找出什么不同点?中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模本而制订的,为何还会存在这些不同点?
(4)两部宪法的命运怎样?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最突出的魅力是什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方式及政治基础。
⑵、两次合作实现后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各是什么?
⑶、两次合作期间,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共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政策方略?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⑷、你认为能否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请说出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18分)
材料一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1945年9月27日)
材料二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的演说(1945年10月8日)
材料三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双十协定》
材料四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
——中共1949年劳动节口号
请完成:
⑴、在材料一、二中,毛泽东都提到要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对毛泽东的这种说法应如何理解?
⑵、根据材料三,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共识?两党的具体主张是否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⑶、材料一、二、四中,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