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日期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点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该地当日的昼长约    小时。此时①(1°N)、②(40°N)、③(34°S)、④(23°N)四地按夜长由长到短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四地自转角速度都等于     
(3)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范围是                     ,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4)此时北京时间是         
(5)A点处于五带中的       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结合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1)据图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甲地所在省份2010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该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4点即可得满分)
(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资料三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