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上述论断体现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B.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C.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012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讲话时指出,2013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继续免征增值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图最能反映免征增值税政策对对蔬菜需求产生影响的是(D1表示免税前,D2表述免税后)()
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生产条件属于行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14元。2012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30%,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2年的价格分别是()
A.20元 16元 | B.20元 25元 |
C.15元 25元 | D.47元 59元 |
假定某国在一定时间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的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0.85物价上涨 | B.1.18投资减少 |
C.0.78投资增加 | D.1.29物价持续下跌 |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这会导致()
A.流通中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
据新浪财经网报道,2013年10月1日1美元可以兑换6.1198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在境外的消费者以信用卡美元帐户支付,到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在此过程中()
A.人民币执行了世界货币职能 | B.人民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 |
C.人民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D.人民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
人民币升值令中国就业形势更紧张。下列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就业形势的传导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输出减少→国内就业减少 |
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外向型经济压力加大→国内就业减少 |
C.人民币升值→国内投资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减速→国内就业减少 |
D.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市场物价稳定→企业破产→国内就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