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兔年春节碰上了情人节,许多“80后”“90后”的青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真不知道是陪父母、给亲戚拜年,还是陪恋人一起过节?材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B.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西方文化 |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
D.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淡化民族特色 |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2014年沉淀了很多流行语,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有钱就是任性”“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这些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产生共鸣的故事。这表明
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
B.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
C.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从文化角度看,举办这次活动的原因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影响个人成长国家发展 |
D.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 |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法治体系 |
C.2014年11月10日,苏州相城荣获“中国曲艺之乡” |
D.2014 年“双十一”光棍节淘宝总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60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