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项实验中,需要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是( )。
| A.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
| B.用花生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鉴定脂肪 |
| C.观察蟾蜍血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
| D.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 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
| 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 |
| 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4增加 |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
|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
|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
|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
下列有关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 |
|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
| C.把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做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 者的数量就越少 |
| 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中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
榕树只能依靠体型很小的榕小蜂进入花序为之传粉;而榕小蜂也只能在其花序中产卵,并以榕树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
| B.两者之间的适应特征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
| C.榕树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可被榕小蜂幼虫利用 |
| D.两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