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在图示磁场中,s1、s2、s3为三个面积相同的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φ3且都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φ1最大 | B.φ2最大 |
C.φ3最大 | D.φ1、φ2、φ3相等 |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
C.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安培右手螺旋定则 |
D.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
B.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
如下图所示,木块A、B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木块A的上表面和水平天花板接触,下面关于木块A、B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A可能受3个力,木块B一定受3个力
B.木块A可能受3个力,木块B一定受4个力
C.木块A可能受4个力,木块B一定受4个力
D.木块A可能受4个力,木块B一定受3个力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C.物体在4s末返回到出发点 |
D.物体在6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
一个正方形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 |
B.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 |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