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位于浙江省的钱塘江因为壮观的涌潮而闻名于世,但经常泛滥的潮灾不仅威胁到钱塘江河口沿岸居民的安危,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罕见的潮涌现象?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这一现象的探索。王冲在《论衡》一书中指出,钱塘江潮涌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形成和大海潮汐一样,是受月亮影响的缘故。王冲的解释是世界上第一次从物理学的角度,对钱塘江潮涌作出的科学探索。现代研究表明,钱塘江潮涌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
材料二: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千百年来,大潮都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吸引着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2011年的9月15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有关部门此前“钱塘江潮水为9年来最大” 的预测,更是让数十万海内外观潮人纷至沓来。潮水尽管壮观,但钱塘江潮频频卷人的惨剧留给我们一个个血的教训;潮壮观险亦常在,勿忘警钟长鸣保安全。专家提醒观潮者,千万不要擅自走到滩边游玩、纳凉,或到江中游泳、洗澡,也不要觉得“等湖水来了再跑一定来得及”,事实上,很多被湖水卷走的人就是丧命于这种错误观念。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观潮者怎样才能安全观潮。
材料一: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材料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 |
具体表现 |
观念因素 |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
区域因素 |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
能力因素 |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
信息因素 |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8分)
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下列是三种代表观点。
第一种:“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第二种:“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第三种:“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同学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请运用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主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10分)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对此,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为稳增长助力。一是“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贯彻“相机抉择”的原则,以“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
(2)结合材料二,用有关政府的知识,说明为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政府如何去做。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材料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
材料二:2014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从“生产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材料中我国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的依据。
(2)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