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60年代的“体用之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体上局限于“是否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B.冲击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
C.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D.促使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