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的 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
(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 。
(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小明选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选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装入相同质量煤油并插上温度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若要能完成探究,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外,必须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选填“天平”或“秒表”).
(3)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像,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钩码重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① |
1.0 |
0.20 |
0.7 |
0.40 |
② |
2.0 |
0.20 |
1.2 |
0.40 |
③ |
3.0 |
0.20 |
1.7 |
0.40 |
(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a)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R1为10Ω定值电阻,R2是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电源电压为3V.
(1)它的工作原理是:油箱内油面上升,金属滑片(选填“向上”或“向下”)端移动,电流表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R2的滑片处于最上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3)图(b)是同班同学小华利用同样器材,设计的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_同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下列情景中:
(1)如图(a)是子弹射穿苹果的情景,表明运动的子弹具有能;
(2)图(b)是山区常见盘山公路,盘山公路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它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但不能省;
(3)如图(c)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若卡片上的二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则卡片会跳得越(选填“高”或“低”);
(4)如图(d)所示,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