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到“A、B两地相距180km,甲的速度是50km/h,乙的速度是40 km/h”时,因有急事而离开教室。
(1)数学科代表小娟上去添了“现甲从A向B出发48min后,乙也从B向A出发,则乙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请你就小娟的添法解答。
(2)调皮的小强接着上来添上“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小强的添法能解答吗?若能,请解出来,若不能,说说理由。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元一次方程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接驳问题,北京市投放了大量公租自行车供市民使用.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公租自行车25000辆,租赁点600个.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将有公租自行车50000辆,并且平均每个租赁点的公租自行车数量是2013年成平均每个租赁点的公租自行车数量的1.2倍.预计2015年底,全市将租赁点多少个?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
求证:∠CBE=∠BAD.

解不等式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

已知2a2+3a-6=0,水代数式3a(2a+1)-(2a+1)(2a-1)的值.

阅读理解:
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即“SSA”的情形进行研究.
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ABC和△DEF中,AC=DF,BC=EF,∠A=∠D.
初步探究:
如图1,已知AC="DF," ∠A=∠D,过C作CH⊥射线AM于点H,对△ABC 的CB边进行分类,可分为“CB<CH,CB=CH,CH<CB<CA,”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
第一种情况,当BC<CH时,不能构成△ABC和△DEF.
第二种情况,(1)如图2,当BC=CH时,在△ABC和△DEF中,AC=DF,BC=EF,∠A=∠D,根据,可以知道Rt△ABC≌Rt△DEF.

第三种情况,(2)当CH<BC<CA时,△ABC和△DEF不一定全等.请你用尺规在图1的两个图形中分别补全△ABC和△DEF,使△DEF和△ABC不全等(表明字母,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3)从上述三种情况发现,只有当BC=CH时,才一定能使△ABC≌△DEF.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BC边还可以满足什么条件,也一定能使△ABC≌△DEF?写出结论,并利用备用图证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