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庆假期期间,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重称号的泰山景区,迎来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雄伟的泰山给众多的游客留下了许多的感慨。据此回答26~27题。五岳之中泰山以“雄”著称,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其理论依据是( )
A.泰山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山脉 |
B.泰山是以石灰岩为主体的山脉 |
C.泰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中隆升形成的高大块状山地 |
D.泰山是地质历史上形成最早的山脉 |
在泰山经石峪的大石坪上,被称为“大字鼻祖”的金刚经石刻,如今只剩下1 069字,试判断其遭破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的侵蚀作用 | B.风化及流水的侵蚀作用 |
C.冰川的侵蚀作用 | D.地震活动 |
生活在横断山区的傈傈族同胞为在大山上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房屋。据此回答8-9题这一现象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根据当地环境推测,傈傈族的乡村距离布局形式多为
A.集聚式 | B.散居式 | C.规则图形 | D.多边形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该图为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
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4-5题。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a、b、c、d四处的洋流和海水的性质是
A.a处为暖流 | B.b处为寒流 | C.c处为暖流 | D.d处为寒流 |
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 |
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
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 |
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 |
根据以下甲、乙两幅图,回答1-2题。甲乙两图中,天气较晴暖的是
A.②、④和a、b | B.①、④和a、d |
C.②、③和c、d | D.①、④和c、d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
C.甲图中④地为了受暖气团控制 |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