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细菌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
③与细菌共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细菌具有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水解形成原生质体
⑥细菌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 A.②③④⑤ | B.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⑤⑥ |
初春在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 B.提高温度 |
| C.增加CO2浓度 | D.增加O2浓度 |
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2)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3)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4)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5)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6)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 A.(1)(3) | B.(2)(4) | C.(1)(5) | D.(2)(6) |
(原创 )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向液面,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碘液中几秒钟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原因是
| A.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淀粉 |
| B.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葡萄糖 |
| C.实验前,叶子已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
| D.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几类生物在一昼夜内释放或吸收CO2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强度变化 |
| B.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 |
| C.2时左右CO2释放量下降与水温较低有关 |
| D.18时左右曲线B所代表的生物不进行呼吸作用 |
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上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但是作用不同
D.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