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
|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
下面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
|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
|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
|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
|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
| D.群落内部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相对稳定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错误的说法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 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
|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
|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带有全球性 |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
图5-29中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正立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倒置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图A显示能量流动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
| B.图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的总量 |
| C.图A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 |
| D.图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