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
2013年5月27日,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展览在重庆大剧院拉开序幕,3000多件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变迁。下列物件与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A.个人电脑 | B.长袍马褂 | C.粮票、布票 | D.移动电话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八大” | B.十一届三中全会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出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
C.国家计划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 |
D.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1960年至1962年我国三大产业间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表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年份 |
国民经济比例(%)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60 |
21.8 |
26.1 |
52.1 |
1962 |
33.8 |
30.3 |
36.3 |
A.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 B.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
B.农业合作社的纷纷建立 |
C.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