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在整理云南地方史时看到含“云南行省”文字的资料。该资料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开始在中国传播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在华投资中银行业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