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4 | B.145和145 | C.145和146 | D.146和145 |
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e、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2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6 | B.7 | C.8 | D.9 |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9月9日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了具有3个遗传父母的人类胚胎。他们试图通过这项试验防止线粒体
DNA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这项技术的实施过程主要是:医生从有线粒体缺陷的女子体内取出一枚卵子,将卵子与她丈夫的精子受精。然后,医生取出含有这位母亲和父亲遗传物的“原核”,再将它们注入到来自另一个母亲的去核的卵子里。则该重组细胞()
A.不含线粒体 | B.共有46个DNA分子 |
C.共有4种核苷酸 | D.含2个染色体组 |
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 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利动植物病毒的DNA![]() |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
D.有质粒4将目的基顺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
右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肯定表示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 25分钟时完全分解 |
C.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酶浓度 |
D.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经亚硝酸盐作用后,
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