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元祐三年,出知越州。元祐五年,钱穆父与苏轼重聚,又将徙知瀛洲。②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③筠:竹。“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苏轼对友人的赞美。简要分析之。
词的下片写送别情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小园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 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 寒花:菊花。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诗歌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①
[清]陈维崧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②,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③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注】①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②琮琤,戛:象声词。③踠:曲。
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分析。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