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
B.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8 6C |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乙烯的比例模型:![]()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C.P、S、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此溶液遇Fe2+产生蓝色沉淀),均有蓝色沉淀 |
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层数:A<B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
C.简单离子半径:E<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必须用水浴加热 |
B.粗铜精炼时将粗铜连接电源负极 |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 |
D.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
下列图象中,纵坐标为沉淀物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试按题意将相应的字母序号填入表中的顺序为:
溶液 |
加入物质 |
答案序号 |
(1)氯化铝溶液 |
加入过量氨水 |
|
(2)饱和石灰水 |
通入过量CO2气体 |
|
(3)含少量NaOH的偏铝酸钠的溶液 |
通入过量CO2气体 |
|
(4)含少量NaOH的偏铝酸钠溶液 |
逐滴加入稀盐酸 |
|
(5)MgCl2、AlCl3的混合液 |
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
A.①③②④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①②③④⑤ D. ③②④⑤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