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所含的羟基数为0.5NA |
B.常温下,1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 |
C.常温常压下,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 |
D.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每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3NA |
已知反应:C2H2(g)+H2(g)C2H4(g)在降低温度时平衡向右移动,则下列两个反应: C(s)+1/2H2(g)
1/2C2H2(g);ΔH=-Q1
C(s)+H2(g)1/2C2H4(g);ΔH=-Q2(Q1、Q2均为正值),
“Q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Q2>Q1 | B.Q1>Q2 | C.Q2=Q1 | D.不能确定 |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其晶体中存在氢键 |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
C.不含任何化学键的晶体是不存在的 |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低于金属晶体 |
工业上用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分两步进行。
(1)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共熔,并通入氧气:;
(2)电解锰酸钾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物质中,氧化性:KMnO4> K2MnO4 >O2 |
B.上述过程中,每生成1 mol KMnO4需转移6 mol 电子 |
C.电解时,KMnO4在阳极区生成 |
D.电解时,阴极周围pH减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时,所用稀NaOH溶液和HCl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以减小实验误差 |
B.NaHSO4固体受热变为熔融状态(未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C.在Fe(OH)3胶体中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加深 |
D.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淀粉溶液与Cu(OH)2悬浊液的混合物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 2O2(g) = CO2(g) + 2H2O(g);△H =" –" 890.3kJ·mol-1 |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
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Cu2+ + 2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