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洁净无锈的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检验钠离子
B.用10mL量筒量取7.80mL浓硫酸
C.在蒸发皿中灼烧氢氧化铁获得铁红
D.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Mg2+ B. C. D.

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N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B.14C的核外电子数为8
C.14C和14N互为同位素D.14C和12C的所有性质都相同

将2.32g 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CO32-+H===HCO3-
B.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224mL
C.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1、NaHCO3
D.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0.60g

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3.2 g B.2.4 g C.1.6 g D.0.8 g

甲、乙两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这6种离子中的3种(两种溶液中的离子不重复),已知甲溶液呈蓝色,则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K、OH、CO32- B.Cu2、H、Cl
C.K、H、Cl D.CO32-、OH、C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