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
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
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